Knowlede
Good醫衛教
alfa.php
更新日期| 2017-08-31

自然骨科四要點:骨要正、筋要軟、肉要力、氣要長

【骨科衛教】自然骨科四要點


第一章
自然骨科四要點:骨要正、筋要軟、肉要力、氣要長
 
 自然骨科理論根源於西醫的解剖學,及中醫的經絡學。在患者身上的實際運用上,從內到外,由最深的骨頭到最表層的呼吸共有四個要點,那就是「骨要正、筋要軟、肉要力、氣要長」,人體精細的解剖學,四者緊密相連、缺一不可,只要其中一項失去平衡,人體就容易產生氣血循環的阻塞,發出疼痛訊號,容易肌肉疲勞,造成生活不便。
自然骨科提倡的鍛練動作以及輔助工具,都能增強這四個要點之間的互動平衡。
所以「骨要正、筋要軟、肉要力、氣要長」不僅呼應人體自然結構,也是身體自癒修復的基礎,幫助身體恢復健康,遠離痠痛。
 
 @骨要正
 
骨要正」顧名思義即指骨骼要端正,並維持在平衡的位置。怎樣才是平衡的位置? 也就是回到身體中心軸線,延著正中線做伸展,(traction along the long axis),如此力學才能達到平衡、肌肉才能發揮最佳效率,反之則會引起肌肉緊繃或鬆軟無力。人體工學骨架結構由地基足部,

足部骨架端正

人體共有206塊骨頭,其中雙足共有56塊骨頭,占四分之一強,雙足猶如人體的地基。要維持骨架端正,第一重要需從雙足做起。
   原本自然的環境中,柔軟曲面的足部擁有吸震力及抓地力,合適踩踏泥土、草地、樹根、石頭的天然地面。但是現代人在又硬又平的人工地面上,單向的反作用力,造成骨架變形,例如拇趾外翻、扁平足,高弓足、足部內八或外八變形。加上長時間穿鞋,腳趾不用抓地造成肌肉萎縮, 許多流行的鞋型和腳形不合,造成足部壓迫變形。種種因素,讓現代人的足部變形日益嚴重。
    足部骨架結構有內足弓、外足弓、前足弓等等複雜的結構,可以吸收震動及儲蓄彈力,足部的骨架變形,會引發足部的疼痛,也容易造成膝蓋的磨損,骨盆歪斜,脊椎側彎,就如同骨牌效應一個接著一個變形磨損,所以在自然骨科,我們特別著重於足部骨架的矯正、肌力訓練,壓力平均減少硬皮。在足部骨架矯正及保護的過程之中,生物力學與地面的反作用力得到平衡,不但足部的疼痛緩解,全身的酸痛得到改善。
   足部的保護與矯正,就如同牙醫矯正,需要長時間的使用輔具,而且需要專業人士的追蹤調整。矯正鞋墊的製作三原則:
1, 回歸平衡骨架(bring back to balance):將仍可移動的骨架回復到平衡的位置,先阻止足弓的繼續蹋陷,減少疼痛,促進循環。例如在湧泉穴,前足弓的水滴支持墊,可以阻止前足弓的蹋陷,但是厚度需要追蹤調整。
2,填滿空缺(fill up the gap):兩足的相對位置會因骨盆傾斜旋轉,膝蓋的伸曲而造成所謂的功能性長短腳,這時要在短腳填入高度支持墊,依照高度變化追蹤調整厚度。
3, 全接觸(total contact )均衡壓力。全接觸是天然的地面與足弓面的接觸方式。全接觸可以增加底面積,均衡足部壓力,自然減少疼痛及足部硬皮。

蔡凱宙自然骨科診所擁有鞋墊外型及材料專利,運用臨床專業的測量,客製化的鞋墊製作,最重要是患者評估回饋之後再調整,而且患者每日要花五分鐘,做診所精心指導的「富足運動」增加足部的肌肉力量,柔軟度及靈活度。這就如同戴上矯正牙套之後要學習如何刷牙。更重要的是每三個月到半年的定期追蹤,至少追蹤五年,身體的疼痛減少,肌力及柔軟度恢復,鞋墊的調整內容也要改變,
總之,足部矯正的成功三要素,一是醫師臨床判斷及追蹤,二是患者骨骼肌肉的綜合鍛練,三是,鞋墊的外型材質及專業製作的技術。

 

 

回列表
蔡凱宙自然骨科
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09號4F之3
 (基泰台大大樓)
 服務電話:(02)2369-1055
 服務傳真:(02)2369-1066
 drtsaiclinic2014@gmail.com
Time
預約時間
星期二〜星期四:9:00〜18:00
星期五:09:00〜17:30
星期六:13:00〜21:30
星期日、星期一公休日